澄邁探索數字化全面賦能 打造智慧油服生態一體化發展
油服轉型 入局新能源
綠色是澄邁產業發展的鮮明底色。
做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這篇“大文章”,是澄邁能源油服事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目標的一道“必答題”。面對全球能源轉型和石油公司多元化、低碳化、清潔化發展的新形勢,落戶于澄邁的各大油服公司重新定位公司戰略、確立新發展目標適應行業轉型節奏。
瘦身健體、精簡高效,澄邁油服產業跑出了轉型發展“加速度”,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月24日,在海南中海石油碼頭,作業貨船正在進行補給作業。武昊 攝
行業數字化 為新能源業務發展積蓄力量
數字化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都不陌生,然而對于傳統行業卻不是與生俱來的事物。過去幾年,在形勢的裹挾下,不少傳統行業紛紛主動選擇了“觸網”,將數字化作為自身發展的利器,從而煥發新生。當然,油氣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轉型的趨勢已定,該如何去轉型,轉型到什么程度成為當前首要考慮的問題。普遍來看,油服企業轉型目前所采用的是數字化賦能戰略。
2022年3月30日,我國首個智能深海油氣保障倉庫在中國海油海南碼頭(以下簡稱海南碼頭)全面投用,占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規模為行業內最大,技術達到業界領先水平。
同時管理人員規模較傳統倉儲模式大幅減少,倉庫建成當年的倉儲物流綜合成本降幅超過300萬元。該項目自建設以來,積極克服疫情等因素影響,共計突破十余項關鍵技術難關,為分公司落實三效提升、增儲上產提供有力保障。
提供有力保障的背后是澄邁進行數字化轉型所瞄準的三個方面,首先是增效減負,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其次是業務賦能,通過數字化賦能技術解決問題;第三是輔助決策,讓數據說話,讓企業具有差異化競爭力。
那么,作為澄邁油服產業之一的海南碼頭公司,又是如何全面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與產業融合發展?
2022年,海南碼頭成立了數字化建設青年先鋒隊,對港口船舶調度、電子地圖、路徑規劃、移動終端對接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應用,對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后勤保障流程重新進行梳理,優化不增值流程;結合GIS、5G技術、北斗定位等科技手段,積極推進智能生產指揮平臺建設。
9月28日,智能生產指揮平臺上線運行,實現智能調度、智能船舶配載、電子地圖定位、實時監控、裝船模擬仿真、路徑規劃等智能場景,有效提升了生產指揮中心的運行效率,這也標志著海南碼頭成為中國海油在海南地區首個具有生產調度與高精度定位融合應用的“智慧碼頭”。
11月24日,在海南中海石油碼頭有限公司智能化倉庫,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管材出庫操作。武昊 攝
技術升級改造 做好傳統油氣業務減碳“文章”
對于油服公司而言,技術是生存的王道。
油服行業轉型并不意味著放棄發展油氣傳統業務。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加劇,各石油公司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減排壓力,亟需傳統油氣業務領域減碳降碳技術服務。
作為正在大力發展油服產業的澄邁,如何融入當今發展?聚焦市場需求,積極研發、推廣高效能低排放技術成為制勝法寶。
澄邁通過強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示范項目建設,支持福山油田建成了年處理20萬噸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裝置,形成完整的二氧化碳注采、集輸、儲運、處理技術體系,并且與福山油田總部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油氣勘探開發、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重點領域發展。同時積極拓展以CCUS、氫能和地熱利用為主的綠色低碳產業鏈,推動形成脫碳、制氫、采油等一體化關聯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碳封存示范基地,助力海南省“雙碳”目標的實現。
此外,海南碼頭積極推動能源管理提升、光伏發電、船舶岸電和LNG推廣等措施,助力碼頭綠色轉型,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斷努力。
其中,此次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有效利用海南碼頭建筑單體多、建筑屋頂面積大、周圍無遮擋等有利條件,共完成碼頭9個庫房和料棚屋頂的太陽能光伏板鋪設作業,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發電總量在滿足碼頭全部自用電的基礎上,還可為停港靠泊的船舶輸送清潔電力。除此之外,還有約10%的余電可以輸送到地方電網,助力地方經濟綠色低碳轉型。
“與同等規模的燃煤發電廠相比,海南碼頭光伏發電站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065噸,相當于每年多種樹木13700棵,真正實現企業效益、能源生產、生態保護三方共贏。”海南碼頭有關負責人說。
在海南中海石油碼頭有限公司智能生產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武昊 攝
搶占發展先機 積極布局綠色能源新領域
油服基地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先導性項目之一,承擔著重大的服務保障功能。對此,澄邁縣鉚足干勁建基地、建設施、勤招商,積極推動技術服務、工程服務、后勤保障和現代服務4塊核心業務落地。
其中,技術服務將重點發展海洋物探、海洋鉆井全鏈條服務、海洋油氣生產技術服務、深水和超深水技術服務聚集和研發中心、油氣生產數字信息等業務;工程服務將重點發展水下工程、高端裝備的智能裝配、海底數據中心、工程船舶和航空服務等業務;后勤保障將重點發展工具租賃、設備租賃、融資租賃、物流倉儲等業務;現代服務將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特色金融、商務服務等業務。
與此同時,澄邁油服公司積極求變、主動作為,敢于走出“舒適圈”,在傳統油服業務外尋找新的效益增長點,通過前瞻布局、海上風電等新能源業務,以多元化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應對行業變革。
但要想應對行業變革,硬件必須得過硬。
海南碼頭3.5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海南碼頭公司最好的泊位,但因老舊遲遲不能使用。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海南碼頭公司黨支部指導下啟動老碼頭維修項目,克服臺風干擾、疫情防控、冬季寒潮的影響和水下作業受天文大潮對施工工期的影響,最終提前20天完成,使最差泊位一躍變成了碼頭最優質泊位,進一步提升了海南碼頭公司在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后勤支持保障力度。
一體化、全鏈條發展是油服行業的趨勢。
對此,澄邁正在重點打造油服公共產業服務平臺項目,為油服產業實施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數據、金融、采購、綜合等一站式服務,吸引國內外優質油服企業落地。制定片區開發方案,開展油氣開采勘探服務全產業鏈招商,開發建設油服保障基地配套項目,為南海油氣勘探生產服務業企業打造后勤保障基地。
有平臺保障,當然也要有企業支持。
作為海洋石油裝備生產制造項目建設方的成都高峰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原成都大漠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石油機械研發制造的規?;髽I,該公司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各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企業以及西南石油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密切,公司技術實力雄厚、生產制造能力強。建成后將用于生產震擊器、螺桿鉆具、鉆桿、鉆鋌、隔水套管、水下采油樹等鉆采工具。
坐落于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海南龍盤油田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以“公司+平臺”為主要運營模式的高、精、尖石油科技產業園。目前入園企業、校企共建實驗室共計24家。
同時,澄邁也在與貝克休斯、藍鯨、山東豪邁、天津百利展發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洽談合作。在眾多企業的支持下,澄邁的油服產業駛入“快車道”,有望成為當地重要支柱產業。
因“油”而謀、因“油”而興、因“油”而強,不斷創新、不斷開拓,澄邁的油服產業技術矩陣已經集結。
如今的澄邁油服產業,不僅擁有核心技術,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擁有品牌聲譽,還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產業轉型升級、以技術擴大國際化合作空間、以技術影響行業走向的能力。澄邁縣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油服產業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引領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能源轉型。
22-12-21 23:48
22-12-21 23:18
22-12-21 23:14
22-12-21 22:48
22-12-21 22:24
掃描下載南海網客戶端
掃描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